寒露。“斗指寒甲为寒露,斯时露寒而冷,将欲凝结,故名寒露。”寒露节令到来,说明气候由热转寒,万物随寒气增长,阳气退而阴气生,天寒了,人体需要适应自然变化,以顺应阴阳平衡而不生病或少生病。
精神调养
寒露节令养生要注重精神调养。气候渐冷,日照减少,风起叶落,心中难免凄凉感,情绪不易稳定,易伤感和忧郁。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,因势利导,宣泄积郁之情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。起居要作相应调整,应早睡以顺应阴精收藏,早起以顺应阳气舒达。起居应顺应节气,分时调养,确保健康。
预防疾病
时当深秋,早晚温差明显,今年滇中雨水充沛,大气中水分偏重,雾露、寒冷重于往年,此时,保暖防寒显得尤为重要。要密切留意天气变化,随身增减衣物以保暖,从生活起居细节入手,做好防病治病工作。
饮食调养
寒露养生,饮食适宜多吃大家熟悉的滋补品。要注意保养体内阳气,寒露当令,气候变冷时,肺胃易于受损。肺之损,多为秋燥所致,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秋燥之状易见,当以润肺生津之法调适。
寒露滋补养生的五款粥
一、梨子粥:梨子2只,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,加粳米100克,和水煮粥。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,用于煮粥,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。
二、栗子粥:栗子50克、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。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的作用,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、关节痛等。
三、芝麻粥:芝麻50克、粳米100克,先将芝麻炒熟,研成细末,待粳米煮熟后,拌入芝麻同食。适于便秘、肺燥咳嗽、头晕目眩者食用。
四、胡萝卜粥: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,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。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,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,适于皮肤干燥、干裂者食用。
五、菊花粥:菊花60克,粳米100克,先将菊花煎汤,再同煮成粥。因其具有散风热、清肝火、明目等功效,对秋季风热型感冒、心烦咽燥、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。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。
中医讲究整体观念、辨证论治和治未病,中医养生也不外辨证施养、防重于治,主张应该针对养生者的体质阴阳盛衰,适当调适以养之。
天津河北国泰医院温馨提示: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,欢迎在线咨询天津河北国泰医院的专家或者拨打热线022-86265577进行咨询。